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创建动态

春潮澎湃 扬帆新程|河北师范大学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发布时间:2025-03-07 浏览次数:0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备受瞩目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京开幕。我校师生员工积极收听收看两会开幕会直播,持续关注相关报道,深刻领会和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生活实际,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

党委书记黄晟: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的承接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开好今年的全国两会对于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伟大成就,系统指明发展任务,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等工作任务,以及“优质本科扩容”“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一系列新词热词,勾勒出国家教育科技领域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也为我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时代挑战和创新机遇。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国家战略新形势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趋势,持续深化以“人工智能+教育”和学科振兴行动计划为牵引的综合改革,全力以赴加快“双一流”和省会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桂君: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求真务实、催人奋进。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报告围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科技创新到人才培养,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呈现出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打造“新师范”样板,服务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进一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和省会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展规划处处长胡景敏: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为我们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天,我校事业发展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顺应国家大势,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走“改革强校”之路,以综合改革推动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要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强化问题意识,坚持目标导向,超常布局、超前谋划,开展有组织的学科建设,持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分层、分类发展机制,加快建设“双一流”和省会高水平大学。

人事处处长李仁杰: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为高校人事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锚定了清晰方向。我们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进一步深化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引进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完善人事政策与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创新活力,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和省会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张广兴:李强总理在报告中全面总结了2024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对2025年的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回顾成就倍感振奋,面向未来充满信心。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一要发挥国家级平台的牵引作用,组织好全国特别是河北省大中小学对两会精神进行集体备课和集体学习,让两会精神第一时间通过思政课主渠道进入学校课堂和学生头脑;二要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河北省2025年8大重点任务,组织专家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李志军: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这为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我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科优势,强化交叉融合,聚焦河北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师大人智慧和力量。

商学院院长张学文: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特别强调了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砥砺前行,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商学院将紧跟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步伐,大力实施“AI+商科”行动计划,强化专业改造升级、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培养一流商科人才而努力奋斗。

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程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发展。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化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创新人才培育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陆岩: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我将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指导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投身科技创新,提高实践能力,努力成长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未来无论是在生物基础教育领域还是生物制造领域,都能够发挥专业优势,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国家建设事业。

家政学院副院长王永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这为家政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家政学专业及学科建设势必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家政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多元化服务的现实需求。报告中也提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家政学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要将人工智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眼于教师素养、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实践实训等环节,以改革推进全面提升。

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崔月:两会中对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强调,与我在学科教学领域的工作紧密相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里,我致力于将前沿理念融入课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科研上,聚焦学科教学难点热点,为教育发展献力。今后,我会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学院辅导员孟晶: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将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和创新育人模式,关注学生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的提升,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改革和创新实践中去,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秦岳琳:政府工作报告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实践指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我们将紧密结合学科特色,深入领会研读报告精神,将其融入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同时,我们将积极参与基层调研,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硕士研究生韩东博:我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内容深感振奋。报告强调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重要性,这与我们专业的学习方向高度契合,我体会到计算机技术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我将努力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为国家的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崔诗笛:政府工作报告紧扣时代脉搏,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报告聚焦的诸多议题都与新闻传播领域紧密相连。作为新时代传媒学子,我将结合学习两会精神,强化数据分析能力,利用大数据分析受众喜好,挖掘公众对政策的关切点;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让两会声音以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的方式抵达广大受众,发挥新闻在信息传递、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中。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生韩若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举措,这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我将立足化学专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将来在绿色化学、环保材料等前沿领域不断探索,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属民族学院少数民族预科部学生常益曼: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成为百年未有大变局中的“稳定器”。这些成就让我更深刻理解了“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不仅是报表里的数字,更是创新与实干托举的“中国速度”。2025年全国两会高度关注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绿色转型深入推进,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强劲发展脉动。作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我愿带着这份真实感触继续前行,将专业所学化为奋进动力,做新质生产力的探索者,做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促进者和守护者。

信心凝聚力量,实干谱写华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推进“双一流”和省会高水平大学建设!

(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630号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邮编:050024